|
|
当前位置: > 展 览 > 展览 > 西安美术馆国际交流项目展/新西兰/:叙事的比较级 |
|
|
|
|
|
西安美术馆国际交流项目展/新西兰/:叙事的比较级 |
展示时间:2017年4月26日 - 2017年5月14日
|
来源/作者:推广部 2017-04-26 |
|
|
主办单位:西安美术馆
协办单位:成都蓝顶美术馆 新西兰国立怀卡托里工学院
开幕式:2017年4月29日(下午)16:00
展览时间:2017年4月29日——5月14日
展览地点:西安美术馆1号展厅
策展人/Curator:丁奋起 Ding Fenqi
媒体支持:陕西卫视 陕西广播电视台 西安晚报 西部网 雅昌艺术网
叙事的比较级
展览缘起于新西兰艺术家Tim Croucher 4年前来到中国的文化猎奇,以及谢晋宇教授和我本人在新西兰的"游山玩水"。
展览看上去很官方:几乎所有的新西兰籍参展艺术家都来自国立怀卡托理工学院、策展方是新西兰怀卡托美术馆与中国成都蓝顶美术馆的驻馆策展人联合策展、就连新西兰策展人Leafa Wilson提出的策展主题-生态,看上去也有点四平八稳。这样一个看似和谐社会,世界大同的展览,与其非要在艺术本体之内讨论其学术价值,不如放松身心,像感受新西兰本真的自然力量一般,去感性地体会西安和汉密尔顿两地不同或接近的艺术气质。这让我回想起在新西兰"游山玩水"之余所记录的些许文字片段:"从Queenstown往Auckland的飞机往下看去,白的雪山和云朵像是托盘里的糖块和棉花糖,虽然都是白色,但质感完全不同。而湖泊也有着青绿山水画中花青的颜色,以及碧玉的半透明质地。花青是石色,却有着水灵的韵致,符合眼前湖水的气质。环湖边一整圈的金黄色公路,神似了碧玉首饰的黄金镶边,用力地将湖水箍了起来,也许是生怕它灵秀的气息溢出了画面......"
既然谈到了文学的叙事,不妨继续假托比较文学的视角来探求展览自身的叙事结构和语义修辞。作品在展厅的集结构成了一个视觉的文本,这是阅读理解展览的基础。然而地缘和社会形态的巨大差异,使得西安与汉密尔顿的艺术样式彼此区别,并且缺乏直接的相互影响或语言上的逻辑关联。作品在同一时空现场的并置只是提供了该视觉文本"平行研究"的范式,并在此意义之下产生具体作品相互比较的语义关联。在语法关系中,比较级指涉形容词或副词所表示的质,量或关系的增加,但展览结构中的"比较级",更多的指涉两个视觉文本主体各自艺术方式的"比较句型",并无作品质量高下的简单区分。
对于叙事最直观的比较结果,也是让我深感意外的是:新西兰的人物风貌大不相同(北岛和南岛的自然景观地质构造,毛利土著,萨摩人,荷兰和其他欧洲移民多元,河边东倒西歪树木的长法,房子的造型等等),然而此次展览呈现的作品面貌,围绕环保的主题展开,多少有点命题创作的感受。或许策展人Leafa Wilson认为主题已经不甚重要,真实地还原艺术家的感受会让展览更加地直观。这样的结果主动地偏离了双方策展团队最初的设想,也是Tim告诉我的一个有关文学的叙事:新西兰经济结构和产能配置禁止开采本国的煤矿,因此从煤炭价格相对低廉的中国山西进口,以用作其工业动力的主要来源,最终再将生产出的所谓纯天然农牧产品销售给中国人。这种双重的"浪费"引发了艺术家的思考甚至焦虑,在汉密尔顿与艺术家交流期间,很多人对环境的担忧同样发自内心。
相反,现实中的中国人及其生活是那么地雷同,以至于西方人初来乍到很难分清路人甲乙丙丁。但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却如自由搏击一般,各有各的路数。毕竟中国正处于变革演化的社会进程之中,艺术家所面对的课题和创作的着眼点关注自然主义的话题,但又不止于自然和生态。或者是我们对于生态的内涵认识很不一致,至少我对此没有足够的意识。
展览从成都到西安,新西兰艺术家将会感受到一个不一样的,更加“高古”的中国城市面貌和文化特色。“自见者不明”,文化交往中的他者视角,借给我们一双眼睛,让我从另一个角度看清自己。
2017年4月12日,二稿于成都栀子街 |
|
|
|
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