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 公共教育 > “童心墨语”——在西安美术馆临摹齐白石作品 |
|
|
|
“童心墨语”——在西安美术馆临摹齐白石作品 |
2014-02-22 |
|

2月22日下午,“齐白石精品展”进入尾声阶段,西安美术馆又成了孩子们欢乐的海洋,50多位小朋友带着笔墨纸砚、身着汉服前来展厅现场临摹齐白石作品。
大师临摹与专家指导相交辉映
本次“童心墨语”少儿书画临摹——齐白石精品展公共教育活动特别邀请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陕西省花鸟画研究会理事韩莉女士亲临展厅,认真观察小朋友们作画并现场指点。人们一般都是通过印刷物学习大师画作,此次能现场和大师作品面对面临摹,还有专业的教授亲临,这对西安的小朋友及家长来说,无异于一个巨大惊喜,孩子们兴致高涨,不多久功夫都捧出自己的作品。

西安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花鸟画研究协会理事韩莉女士接受电视台记者采访
画蔬果要有“蔬笋气”
一位名叫赵益群的6岁小朋友聚精会神地临摹螃蟹吸引了韩老师的注意,韩老师发现赵益群小朋友用笔沉稳,颇有书法功底。韩老师便和家长交流起来,发现赵益群果然坚持练习书画,随后韩老师提起毛笔,给小朋友示范画蟹要注意将结构“分块”。之后韩老师侃侃而谈:“绘画的过程要多观察,比如齐白石在家里养着花虫草虾,在院子里追着鸡鸭跑,长期观察它们的形态特征。”她还进一步和大家分享齐白石的一个小故事,“白石有一位朋友向他请教,‘我画白菜,为什么怎么画也画不像啊?’,白石说:‘通身无蔬笋气,但苦于欲似余,何能到。’这个‘蔬笋气’就是长期浸泡的结果,这种“蔬果”情愫使画者对物象的认识不止于表层。”“临摹只是一种把实物转移到二维纸面的一个手段,却不能取代观察。往往孩子们眼睛的敏锐度是超乎想象的。”
大家围观赵益群小朋友作画
韩老师亲自着笔指导
绘画是“纸上的舞蹈”
最后,小朋友们拿着自己的画作,给韩老师一一评点。韩老师对小朋友们说,“国画其实是‘纸上的舞蹈’,线条疏密,轻重缓急,犹如音乐的旋律,控制墨色的节奏,把握干湿浓淡的变化,包括蘸墨都是一门学问,对于画面相当重要。”

小朋友们与自己的作品合影
最后韩老师语重心长地对家长们说,学习绘画重要的不在于画得好不好、像不像,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一颗审美的种子,一颗传统文化的种子。
 韩莉女士总结点评小朋友作品
自1月20日“妙造自然——徐悲鸿纪念馆馆藏齐白石精品展”在我馆举行以来,观众如云,春节期间日观展人数高达三千人。西安美术学院、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授还纷纷带着学生观展,并对我馆的建设提出了宝贵意见。此次公教活动反响良好,对了解中国传统艺术,学习大师作品,推动艺术普及及教育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类似的公共教育活动,我馆公共教育部每年会举办将近二三十场,请广大的市民朋友及艺术爱好者朋友关注!
 小朋友拿着自己的作品在齐白石画前合影
 西安美术馆副馆长白茜女士接受陕西电视台记者采访

参加活动的小朋友在展览海报前合影 |
|
|
|
分享:
|
 |